陈规

陈规

陈规(1072年—1141年),字元则,密州安丘(今属山东)人。南宋军事技术家。陈规是明法科进士,历任通职郎、县令等职。绍兴十年(1140年),改任顺昌府知府,期间与刘锜一起抗击金兵。绍兴十一年(1141年),改任庐州知州兼淮西安抚使。到任不久即去世,终年七十岁,赠右谏议大夫。乾道八年(1172年),追封陈规为忠利侯,后又加封智敏侯。陈规守德安时,发明了一种管形火器,这种火器是世界军事史上最早的管形火器,被后人称为“现代管形火器的鼻祖。”

人物生平

  代守德安

  陈规早年读过兵家著作,是明法科进士。历任通职郎、县令等职。靖康二年(1127年),金军入侵,杀死镇海军节度使刘延庆,其部下祝进、王在逃散成为盗贼,侵犯随、郢、复等州。陈规当时是安陆县令,率领勤王兵奔赴汴京救援,到蔡州,因道路阻隔而返回。恰逢祝进进攻德安府,知府弃城逃走,当地父老百姓请求陈规代理知府之职帮助守城。陈规派遣弓箭手张立率兵征讨祝进,将他击退。不久,王在又与祝进会合来犯,用炮石和鹅车进攻城东门,陈规亲自指挥作战,连战连胜,王在与祝进两人非常害怕,率众逃走。

  一路升迁

  建炎元年(1127年),陈规任直龙图阁、德安府知府。李孝义、张世率步骑兵数万人逼近城池,诈称受诏接受招安,陈规登上城墙观察他们的营垒说:“这是诈降。”急忙布置防备。半夜时分,李孝义的军队围城,由于事先做好了准备,陈规的军队把敌人打得大败而归。

  陈规守卫德安时,曾上奏营屯田事宜,想仿效古代屯田制度,集中射士民兵,分地耕垦。军士所屯的田地,都在险隘处建立堡寨,战时便集结到堡寨抵御,非战争期间就按农时耕作,射士以一半人耕种屯田。 民户营田,水田每亩交纳赋税米一斗,陆地每亩交纳麦豆各五升。满三年没有拖欠赋税的,田地永归民户所有。流民归来的将田地交还给他们。凡是屯田事务,由营田司兼管,营田事务,由府县官兼管,都不另设官吏,条例上报,朝廷诏令嘉奖他,并将他的办法下发到各镇。

  陈规用兵很讲究策略,能够因事因人不同而采取不同的方法。有一次,贼寇杨进来犯,陈规军队与他们相持十八天没有开战,杨进的军队因粮草困乏军心不稳,杨进无计可施,于是就带着一百多人自卫,到城濠向陈规求和。这时,陈规亲自出城,拉着杨进的胳膊和他交谈,杨进大为感动,折断箭柄发誓永不来犯后带人离去。

  还有一次,豪强董平率军队窥视城池,派其党羽李居正、黄进入城求粮,陈规斩杀黄进,然后劝降了李居正,并以李居正兵为前锋,这样一举打败了董平。不久陈规升任秘阁修撰,不久又升为德安府、复州、汉阳军镇抚使,并被朝廷赐给三品官服,后又升为徽猷阁待制。

  当时盗匪桑仲在襄、汉之间劫掠民财,其副手霍明屯兵郢州,陈规向皇帝请示后下令让霍明守郢州,收买了霍明。都督张浚前往四川,桑仲率兵窥视,企图杀掉张浚,结果被王彦击败。桑仲大怒,率领数百骑前来责备霍明,霍明便杀了他,投奔刘豫,并修书招降陈规,陈规用镣铐拘禁了使者后上报朝廷。

  有一次,贼寇李横来围城,并且制造天桥,填塞城濠,击鼓鸣噪地攻城。 陈规率领军民共同抵御,即使被炮石伤到了脚,也依然面无难色,被围困得久了,城中粮食耗尽,陈规就拿出自己家的财粮慰劳军队,于是士气大振。李横派人前来说,只要城中送出一个歌舞女艺人便撤军不攻,陈规没有答应。众将说:“城池被围已七十天了。用一妇女换取一城人的生命,难道不值得吗?”陈规坚决地拒绝了。不久正赶上李横的濠桥有所毁坏,于是陈规派六十人持火枪从西门杀出,烧毁了李横的天桥,并以火牛阵作为辅助,这样李横的各种攻城设施顷刻间化为灰烬,李横见势不妙,拔营逃走。

  后来,陈规升为微猷阁直学士,皇帝下诏让他赴行在就任,并改为显谟阁直学士,又调任他为池州知府、沿江安抚使。陈规入朝对答,首先说:“镇抚使应当废罢,众将跋扈难制,请用偏将、裨将分散他们的势力。”他的建议,皇帝一一采纳。随后,陈规又迁任龙图阁直学士,改任庐州知府,不久又被召赴行在就任,陈规因为有病在身辞谢推脱。皇帝又任命他为江州太平观提举。后来又升任德安府知府,却因故对属下官吏负有失察之责而被贬官两级。

  顺昌之战

  绍兴十年(1140年),金朝归还河南地区,陈规改任顺昌府知府,修缮城墙,招集流亡,建立保伍制度。当时恰逢东京副留守刘锜率兵去东京赴任,经过顺昌境内,陈规出迎,迎进城中还未坐稳,就有人来报说金兵已经打入京城,陈规就告诉刘锜城中有米粮数万斛,互相勉励一同死守顺昌。两人一同登城布置,分别命众将守卫四门,并广派斥候,召募当地人为向导间谍,察明金军动向。大体布置完毕,金军游骑兵已逼近顺昌。接着,金国将领龙虎大王率重兵随后而至。陈规身穿甲胄,同刘锜一起巡城督战,用神臂弓射击金军,金军稍稍后退,又用步兵用激将法,诱敌深入,结果敌人有很多都淹死在护城河中。 陈规说:“敌人几次受挫,必然想方设法围困我们,不如派兵潜出攻击敌营,使敌人昼夜不得安宁,这样我们就可以养精蓄锐了。”刘锜派兵出击,果然劫中敌营,歼灭了很多敌兵。金兵赶紧向完颜宗弼(兀术)告急。

  陈规设宴犒劳将士,酒喝到一半时问道:“兀术率领精兵将至,我们要用什么计策对付他呢?”众将中有人说我们现在已多次获胜,应乘势保全军队撤退。陈规说:“朝廷养兵十五年,正是为了紧急时使用,况且我军多次挫败敌人锋芒,军威稍振。我已经有一次大难不死了,现在前进也是死,后退也是死,不如进攻为国家尽忠。”刘锜叱责众将说:“知府大人乃是文人,尚能发誓死守,更何况你们这些武将呢!现在,金兵营垒离我们只有三十里之遥,兀术如果派援兵来,我们的军队一动,金人必穷追不舍,百姓必然先大乱,这必导致全军狼狈逃窜,不仅前功尽弃,还会导致两淮地区受到侵扰,使江、浙受到震动。我们生平之志是报答皇上,结果却反成误国,那还不如背城一战,这样才能死中求生。”

  不久兀术赶到,亲自巡视地形,责备诸将用兵失利,众人都慌忙下跪说:“南宋军队今非昔比。”兀术下令部队攻下顺昌府后再吃早饭,并且折箭立誓,集中十万兵力攻城,并亲自率铁浮屠军三千人左右游击。陈规与刘锜在城墙上来回巡视军情,勉励鼓舞将士,即使流矢击中衣服也面无惧色,这样士兵更加气势高扬,以死和敌兵相拼。当时正是酷暑季节,陈规劝刘锜不要多派军队迎战,只要轮番上阵更换武器,以逸待劳,就没有不胜的。于是,每天清晨天气比较凉爽的时候,就坚守城门不出,让金军在太阳下暴晒。到中午,金军气力疲惫时,城中守兵争相奋勇杀敌,斩杀俘获无数,兀术也连夜逃走。刘锜上奏报功,皇帝下诏奖赏,升陈规为枢密直学士。

  刘锜之所以能将敌军击败,源自于陈规就任顺昌知府后,广籴粟麦充实仓库。当时计议司要将收缴到的粮食转迁到黄河边上,陈规请求用金帛代替交纳租赋,到金兵入侵时恰好派上用场。

  任上去世

  绍兴十一年(1141年),陈规改任庐州知州兼淮西安抚使,却在到任后生病。朝廷有旨令他修缮郡城,陈规抱病在床,官吏抱着文书进入卧室,陈规吃力地支撑起身体说:“军事上的事,由机宜负责;郡城中的事,由通判负责。” 说完去世,时年七十岁。赠右正议大夫。著有《攻守方略》流传于世。乾道八年(1172年),皇帝下诏刻印陈规所写的《德安守城录》颁行天下,作为其他将领守城时的参考和借鉴。并在德安府修建陈规庙,赐匾额“贤守”,追封陈规为忠利侯,后又加封智敏侯。▲

主要成就

  军事思想

  陈规的军事思想主要集中在《守城录》四卷中。《守城录》按内容分《靖康朝野佥言后序》、《守城机要》、《德安守御录》三部分,着重于对守城用兵之道的阐发,是中国真正意义上的第一部军事防御专著。在《守城录》中,陈规针对前人城池攻防战的得失结合自己的军事实践,较早提出了“重城重濠”、“守中有攻”及使用新式火枪等城邑防御战理论和方法,可谓是积极防御的战略思想在中国兵家思想史上最早的和比较明确的表述了。他的“守中有攻”既是战术思想,又是战略思想,对当时和后世的军事理论和实践有重大影响。如宋高宗时,注重军事采编的徐梦莘在《三朝北盟会编》中全文录入了陈规的《靖康朝野佥言后序》;乾道八年(1172年),宋孝宗下诏刻印陈规所写的《德安守城录》颁行天下,作为其他将领守城时的参考和借鉴,将其视作城防术之圭臬。此外,其内容还被后世诸多兵书所引用。如明朝钱旃的《城守筹略》就是以《守城录》为启端,在此基础上加以深入研究并扩其范畴而来。

  《守城录》也是陈规九御德安军事经验的总结,直接指导了顺昌保卫战,陈规在南宋初坚守德安一域之地十五年,在无强力外援的形势下,能够与数倍于己之敌九战九捷,未尝一负。其军事防御思想堪称实战经验的总结,与诸多纸上谈兵的兵书不可同日而语,具备极强的实践性。绍兴十年顺昌之战中,由于刘锜采纳了陈规的正确建议,最终打败十万金军。这是宋高宗继位十四年来同金军作战取得的最大胜利,为宋金最终南北对峙的格局做出了贡献。

  军事发明

  据史料记载,最早研制和使用管形火器的是陈规。这种管形火器用长竹竿做成,竹管当枪管。使用前先把火药装在竹筒内,交战中从尾后点火,以燃烧的火药喷向敌人,火药可喷出几丈远。南宋绍兴二年(1132年),一群散兵游勇聚集在一个叫李横的旗帜下,四处抢夺,袭扰城镇。一天,李横带着他的兵丁攻打德安城,在这次的战斗中,陈规运用他发明的火枪组成一支60多人的火枪队,2-3人操持一杆火枪,共计约“长竹竿火枪二十余条”,最终将李横的部队打的落花流水。这种武器就是世界军事史上最早的管形火器,被后人称为“现代管形火器的鼻祖。”▲

© 2023 爱古诗词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