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文
我明白你为何感到落寞和孤寂,因为你独自停留在孤舟之上,四周尽是黄芦苦竹,仿佛当年白居易被贬谪至江州的情境。如今已是早春时节,江南的风景想必已如诗如画,青青的酒旗间,白烟袅袅升起。晴空下的水村鱼市,熙熙攘攘,一片繁华。
我遥想今夜你在船上的舵楼之中,伴随着微凉的春夜,定能沉浸在美好的梦境之中。走过画眉桥后,你便能目睹那令人震撼的钱塘江大潮,得享和美的家庭快乐。
注释
菩萨蛮:词牌名。为双调,四十四字,属小令,以五七言组成。下片后二句与上片后二句字数格式相同。上下片各四句,均为两仄韵,两平韵。前后阕末句多用五言拗句“仄平平仄平”,亦可改用律句“平平仄仄平”。
苕(tiáo)中:江苏苏州西北闾门外有苕溪,溪有东苕、西苕二源,两源合流入太湖。顾梁汾南归后曾寓居苏州此地,故云。
“知君”二句:白居易《琵琶行》有“黄芦苦竹绕宅生”之句,此处化用。
柁(tuó)楼:船上操柁之室,借指乘船之人。
画眉:指汉张敞为妻子画眉之故实,喻夫妻和美。
桥:梁汾与严绳孙同里,绳孙家居藕荡桥边,此处或为同指。故画眉桥则为借指其美满的家。▲
康熙二十年(公元1681年)顾梁汾南归后,曾在苕溪寓居。在创作此词之前词人曾托人带信给顾梁汾,但顾梁汾没有回信,词人仍认为顾梁汾居住在苕溪,故题名“寄梁汾苕中”。写这阙词时,应是康熙二十二年春天,距离顾梁汾南归时的桂花时节已经过去了一年半。
“知君此际情萧瑟,黄芦苦竹绕孤舟”。起句愁闷凄清。黄芦、苦竹、孤舟,已是自然勾勒出一情萧索的场景。“黄芦苦竹绕孤舟”化自白居易《琵琶行》中的“黄芦苦竹绕宅生”,很是荒凉寂寂无相伴。顾梁汾的仕途是不得志的,故词人拟出萧瑟的情境,亦有深知君心之意。
“青烟白酒旗,晴日水村鱼。”这是另一种截然不同的场景。这句话极具唐诗的精炼和疏朗,展现出一种安逸和宁静的状态。读到这句话,人们很容易联想到张志和的“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每句话的前两个词简单描绘出画面,而最后一个字则为整个句子增添了活力。江南之旅中,江南的烟雨和迷蒙的山光水色必定给容若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句话巧妙地描绘了这些景色,展现出孟浩然诗中“水村山郭酒旗风”的气象。这两句话的出现,立刻消散了前两句中愁苦和凄清的情绪,使得整个诗篇变得清新明快。
“柁楼今夕梦,脉脉春寒送”。想象顾梁汾轻寒春夜,舟中独宿的孤单景象。柁楼,船上操柁之室,借指乘船之人,亦即顾梁汾。如同上阙,这两句的走低为接下来的穿云破雾宕开一笔续足了势。
“直过画眉桥,钱塘江上潮”这两句是整首词最精妙之处。词人直接提到画眉桥,一是指代梁汾的故乡,二来巧妙地运用了汉代张敞为妻画眉的典故。在汉代,张敞是位有名的大臣,与妻子感情深厚。由于妻子幼时受伤,眉角有些缺陷,他每天都要为妻子画眉后才去上朝。此事传开后,其他大臣都认为张敞失了身份和体面,甚至有人将此事告诉了汉武帝。一次,汉武帝当众问及此事,张敞不但毫无羞愧之色,还理直气壮地回答:“闺房之乐,有甚于画眉者?”容若在此用“直过”,显然带有戏谑好友归心似箭的心情。同时,“画眉”的典故也寓意着愿顾梁汾夫妻和睦。
在整首词中,末句“钱塘江上潮”具有深远的意味。它可以被解读为顾梁汾经过画眉桥时,钱塘江上潮水涌动的自然景观,这不仅烘托出顾梁汾此刻心潮澎湃的情感,也展现了词人丰富的想象力。更进一步,这句也可以直接比喻好友当时的心情,如同钱塘江潮水的起伏不定。常言道,离家越近,心情越激动,走过画眉桥,就意味着离家人更近了。再引申一些,这句也可以看作是词人对好友未来的美好祝愿和安慰,如同在困境中找到新的出路。此外,词人还可能暗喻好友回家后的闺房之乐。从另一首词《菩萨蛮·为陈其年题照》中,我们可以看到词人的诙谐俏皮:“须髯浑似戟,时作簪花剧。背立讶卿卿,知卿无那意。”这样的描述令人读后忍俊不禁。
词人用极具浪漫主义色彩的笔触描写了好友归家途中的情景和心境。此小令虽然短小,却是非常精致经典,在心头唇间把玩,意味无穷。▲
这首词词人用极具浪漫主义色彩的笔触描写了好友归家途中的情景和心境,以欢快与祝愿结尾,表达了词人对好友顾梁汾的思念与慰籍之情。上片词人设想好友顾梁汾独自在归途中遇到荒凉景色,心中十分萧索,与市集上的繁闹形成对比;下片借用典故,写孤舟夜行之后,即将见到钱塘江上潮水起伏的自然景观和归家之后的闺中之乐。
纳兰性德(1655-1685),满洲人,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清代最著名词人之一。其诗词“纳兰词”在清代以至整个中国词坛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在中国文学史上也占有光彩夺目的一席。他生活于满汉融合时期,其贵族家庭兴衰具有关联于王朝国事的典型性。虽侍从帝王,却向往经历平淡。特殊的生活环境背景,加之个人的超逸才华,使其诗词创作呈现出独特的个性和鲜明的艺术风格。流传至今的《木兰花令·拟古决绝词》——“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富于意境,是其众多代表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