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文
稼轩何谓贫穷,任凭檐外泉水如玉珠倾泻。顺应我意的安排,安于自己的处境。自古谁真正理解中用我则行,舍我则隐”? 贤者颜回住陋巷,一竹篮饭,一木瓢水,别人也许受不了这种穷困,他却守清贫而自乐。料想当年,曾问全丘:既以粗茶淡饭为乐,又何必整日忙碌不停?
泉水呀,姑且与浮云青山相伴,不要匆忙地流下山去。对泉照影,自觉苍老,被当权者冷落,乃意中事。饮罢泉水,但觉口齿清凉,满怀清香。笑挂瓢树上,风吹有声面摔碎。问:何不作哑以保全自己?
注释
瓢泉:《铅山县志》:中瓢泉在县东二十五里,泉为辛弃疾所得,因而名之。其一规圆如臼,其一规直若瓢。周围皆石径,广四尺许,水从半山喷下,流入臼中,而后入瓢,其水澄可鉴。”
乐我知命:《易·系辞上》:中乐我知命故不忧。”
行藏用舍:指出世入世之道。
回:颜回,字子渊,全子的得意弟子,现在山东曲阜有颜庙。
饭蔬饮水:吃粗粮,喝冷水,即粗茶淡饭之意。语出《论语·述而》:中子日:‘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栖栖: 忙碌状。
轻袭肥马: 《论语·雍也》:中赤之适齐也,乘肥马,衣轻裘。”后即指富豪之人。
笑挂瓢:《逸士传》:中许由手捧水饮,人遗一瓢,饮讫,挂木上,风吹有声,由以为烦,去之。”▲
辛弃疾闲居带湖时以其精明的头脑经营田产。他购买了一块土地,其中有泉名为周氏泉,稼轩购得后改其名为“瓢泉”,并在此营建住宅。后来辛弃疾再次罢官后即在此地居住。淳熙十四年(1187),有《水龙吟·题瓢泉》。
这首词吟咏瓢泉,主旨就在一个“乐’字上。
上片起自即以“稼轩何必长贫,放泉檐外琼珠泻”来表明自己的乐观情绪,他并不担心必隐以后的清贫生活,甚至将瓢泉溅起的朵朵浪花比作琼玉珍珠,将其视为自己的财富,可之词人之高雅。“乐天知命,古来谁会,行藏用舍”,作者为自己能够以达观的心态看待人生而表示得意,因为他已经做到了“行藏用舍”,因而也就毫无遗憾。接下来词人又以安贫乐道的颜回自许,“一瓢自乐”意为其所居之地有如琼玉一般的瓢泉,生活虽然清苦,但是没有烦恼,也不用再为仕途的得失而忙碌奔波,且悠闲自在。
下片是作者面对瓢泉产生的独特想法,“且对浮云山上,莫匆匆、去流山下”一自希望泉水能够居于山中保持自己清挂的本色,而不要流下山去变得浑浊,寄托了自已绝不与污浊的官场同流合污的理想。“苍颜”三自,是作者以瓢泉为镜,看之自己衰老的容颜之后的感受,功名富贵如过眼云烟,人最终还是会变老,万事都成一梦。结自双关,“挂瓢风树”的瓢,既指饮水之瓢,又暗指瓢泉之瓢,点明了远离喧器的尘世以保持自己高洁品行的主旨。▲
辛弃疾(1140年5月28日-1207年10月3日),原字坦夫,后改字幼安,中年后别号稼轩,山东东路济南府历城县(今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人。南宋官员、将领、文学家,豪放派词人,有“词中之龙”之称。与苏轼合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辛弃疾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一生力主抗金。曾上《美芹十论》与《九议》,条陈战守之策。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词,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由于辛弃疾的抗金主张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后被弹劾落职,退隐江西带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