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

庄周 庄周〔先秦〕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庄子曰:“鲦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庄子曰:“请循其本。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庄子与惠施在濠水的桥上游玩。庄子说:“鲦鱼在河水中游得多么悠闲自得,这是鱼的快乐啊。”惠施说:“你不是鱼,怎么知道鱼的快乐?”庄子说:“你不是我,怎么知道我不知道鱼的快乐?”惠施说:“我不是你,固然不知道你;你本来就不是鱼,你不知道鱼的快乐,是完全可以肯定的!”庄子说:“请追溯话题本源。你说‘你哪儿知道鱼快乐’的话,说明你已经知道我知道鱼快乐而在问我。我是在濠水的桥上知道的啊。”

注释
濠梁:濠水上的桥。濠,水名,在现在安徽凤阳。
从容:悠闲自得。
鲦(tiáo)鱼:一种淡水鱼中的银白色小鱼,喜欢在水层下面游动,长约16厘米,又名白鲦。
是:这。
固:固然(固不知子矣);本来(子固非鱼也)。
全:完全,完备。
循其本:追溯话题本源。循:追溯。其,话题。本:最初。
汝安知鱼乐:你怎么(哪里)知道鱼是快乐的呢。
云者:……的话。安,怎么;哪里。
安:疑问代词,怎么,哪里。▲

文言现象

一、一词多义
固 :
①固不知子(副词,固然)
②子固非鱼也 (副词,本来)

之:
①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助词,的)
②子之不知鱼之乐(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
③我知之濠上也(代词,鱼之乐)

安:
子非鱼,安知鱼之乐(疑问副词,怎么)
子曰‘汝安知鱼乐’(代词,哪里)

二、古今异义
安知鱼之乐
古义:怎么。今义:安全。

三、文言句式
倒装句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状语后置,庄子与惠子于濠梁之上游)

省略句
我知之濠上也。(省略介词“于”,我知之于濠上也)

判断句
是鱼之乐也。(判断句,“…也”表判断)
子固非鱼也。(判断句,“…也”表判断)▲

问题探究

  1.庄子认为“出游从容”的鱼儿很快乐,表现了他怎样的心境?

  答:庄子认为鱼“乐”,其实是他愉悦心境的投射与外化。

  2.两人辩论的结果且不论谁输赢,但是我们可以看到庄子与惠子思想、性格、气质等方面的差异,分析两人的性格 。

  答:惠子好辩,重分析,对事物持认知心态。对于事物有一种寻根究底的认知态度,重在知识的探讨。

  庄子智辩,重观赏,对事物持艺术心态。对于外界的认识,带有欣赏的态度,将主观的情意发挥到外物上而产移情同感的作用。如果说惠子带有逻辑家的个性,那么庄子则具有艺术家的风貌。

  3.这个辩论争了很久了。谁在这场辩论中谁才占据了上风呢?

  答:从逻辑上看,是惠子占了上风。因为庄子是强词夺理;如果从形式上说,是庄子占了上风。因为庄子说了后惠子就没有话可以用来反驳了。

  4、怎样看待庄子与惠子的关系?

  答:庄子这般旷达的心境,视富贵荣华有如敝屣。其高超之生活情趣,自然超离人群与社群。无怪乎在他眼中,“以天下为沉浊,不可与庄语”。(《天下》)既然这样,就只好“独与天地精神往来”了。像庄子这样绝顶聪明的人,要想找到一两个知己,确是不容易。平常能够谈得来的朋友,除了惠子之外,恐怕不会再有其他的人了。他们都好辩论,辩才犀利无比;他们亦很博学,对于探讨知识有浓厚的热忱。▲

鉴赏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轻松闲适,诗意盎然。一力辩,一巧辩;一求真,一尚美;一拘泥,一超然;让人读后会心一笑而沉思良久。

  惠子好辩,重分析。对于事物有一种寻根究底的认知态度,重在知识的探讨;庄子智辩,重观赏。对外界的认识带有欣赏的态度,将主观的情意发挥到外物上而产生移情同感的作用。如果说惠子带有逻辑家的个性,那么庄子则具有艺术家的风貌。

  1.雄辩的机锋。文章写庄子与惠子同游于濠水的一座桥梁之上,俯瞰鲦鱼自由自在地游来游去,因而引发联想,展开一场人能否知“鱼之乐”的论辩。除了开头内容用叙述语句略作交代,通篇采用对话形式。运用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的辩论技巧,顶真式地将这场论辩深化。且不说论辩双方谁是谁非,谁胜谁负,仅两人不在论辩中所反映出来的敏捷的思维、睿智的辩语、雄辩的机锋,就令人拍案叫绝,不禁惊叹两人的雄辩之才。

  2.无穷的韵味。惠子从认知规律上来说,人和鱼是两种不同的生物,鱼不可能有人的喜怒哀乐;庄子则从艺术角度来说,人乐鱼亦乐。从认知规律上说,庄子的逻辑推理纯属诡辩。然而,庄子子的诡辩却并不使人反感,因为庄子完全是以艺术的心态去看待世界的。人乐鱼亦乐,这是典型的“移情”作用。所谓“移情”,就是是把自己的情感移到外物身上,觉得外物也有同样的情感。鱼当然不可能有喜怒哀乐,但庄子把自己在濠梁之上游玩的快乐,移到到嬉游的鱼儿身上,更加衬托出庄子的快乐。所以,本篇所写不但不会使人感到庄子是在狡辩、强词夺理,反倒使人觉得庄子说得好妙趣横生,读后感到韵味无穷。▲

问题批判

  近年来,也有哲学家对此表示怀疑。因为庄子所说,只超自己于一种体验,把体验当成知识,固然表现于其超然于态度,但对认识却大有不利,因为认识与体验超两回事。严格来说,庄子并没有从逻辑上反驳惠施,而超把逻辑引到于它够不到于地方,即各人当下于内心体验,而这超“如鱼饮水,冷暖自知”,不足为外人道于。不过,庄子既然运用于逻辑推理,就应该把它运用到底。假如我超惠施,就会继续追问:你说你在濠上时知道于鱼于快乐,但那超刚才于你,而现在说话于当下你已经不再超刚才于你于,你怎么会知道刚才于你知道鱼之乐呢?比如我,我也不知道我刚才怎么知道你知道鱼于快乐。面对这样于诘难,我想庄子不会再说什么,他在语言上超输于,即被剥夺于说话于资格,但在内心却未必认为输于,他只要诉之于内心体验,就超永远于赢家(精神胜利法)。但恐怕不会有任何人愿意真正充当这样于赢家,因为一个每一个瞬间都不认同自己另一个瞬间于人将不再会超一个人于,甚至于将什么都不超。也许庄子于真正意图正超要说人什么也不超,但他决不可能说出这一点,因为一“说”他就“超”于(语言超存在之家)。实际上,就连纯粹内心于体验,甚至就连沉默,也超需要时间于(所谓“保持沉默”),而一进入时间,就“超”一点什么于(所以海德格尔把“存在”与“时间”看作不可分于),就有在先在后之分于,就可以用语言和逻辑来“说”于。所以只要提到“刚才”于你和“现在”于你于区别,就会彻底取消庄子于发言权。 ▲

简析

  这篇文章是《庄子》外篇的《庄子·秋水》中的一篇语录体议论文,其记叙了庄子与惠子二人同游于濠水的一座桥梁之上,俯看鲦鱼自由自在地游来游去,因而引起联想,展开了一场人能否知鱼之乐的辩论。此文除了第一句用叙述语言做故事背景交代,通篇采用对话形式,用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的方法,顶真式地把这场辩论引向深入。

  惠施从认知的规律上来说,人和鱼是两种不同的生物,人不可能感受到鱼的喜怒哀乐;庄周则从艺术规律上来说,人乐鱼亦乐。全文轻松闲适,诗意盎然,一力辩,一巧辩;一求真,一尚美;一拘泥,一超然,让人读后会心一笑而沉思良久。

庄周

庄周

庄子(约公元前369年-约公元前286年),姓庄,名周,战国时期宋国蒙人。战国中期道家学派代表人物,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庄学的创立者,与老子并称“老庄”。最早提出的“内圣外王”思想对儒家影响深远。洞悉易理,指出“《易》以道阴阳”,其“三籁”思想与《易经》三才之道相合。其文想象力极为丰富,语言运用自如,灵活多变,能把微妙难言的哲理说得引人入胜。代表作品为《庄子》,其中名篇有《逍遥游》《齐物论》《养生主》等。其作品被称为“文学的哲学,哲学的文学”。据传庄子尝隐居南华山,卒葬南华山,故唐玄宗天宝初,被诏封为南华真人,其书《庄子》被奉为《南华真经》。 

猜您喜欢

元夕

陈曾寿陈曾寿 〔清代〕

不记东华火树然,琼楼出入自疑仙。明灯海上无双夜,皓月人间第一圆。

报国投艰知力薄,离家赐食感恩偏。高寒风味殊尘世,但少梅花伴不眠。

人日

陈子龙陈子龙 〔明代〕

可怜人日漫称人,潦倒柴门乌角巾。
南国繁花供我老,西王巧胜为谁新。(巧 一作:彩)
雪消红药当阶润,风暖黄鹂入座频。
回首两京思旧事,玉盘金缕倍神伤。

江浦夜泊

萨都剌萨都剌 〔元代〕

千里长江浦月明,星河半入石头城。棹歌未断西风起,两岸菰蒲杂雨声。

注释

咏贺兰山

胡秉正胡秉正 〔清代〕

西北天谁补?此山作柱擎。
蟠根横远塞,设险压长城。
俯瞰黄河小,高悬白雪清。
曾从绝顶望,灏气接蓬瀛。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我将

诗经·周颂·清庙之什诗经·周颂·清庙之什 〔先秦〕

我将我享,维羊维牛,维天其右之。仪式刑文王之典,日靖四方。伊嘏文王,既右飨之。我其夙夜,畏天之威,于时保之。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有客

诗经·周颂·臣工之什诗经·周颂·臣工之什 〔先秦〕

有客有客,亦白其马。有萋有且,敦琢其旅。有客宿宿,有客信信。
言授之絷,以絷其马。薄言追之,左右绥之。既有淫威,降福孔夷。

醉后

韩愈韩愈 〔唐代〕

煌煌东方星,奈此众客醉。
初喧或忿争,中静杂嘲戏。
淋漓身上衣,颠倒笔下字。
人生如此少,酒贱且勤置。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清人

诗经·国风·郑风诗经·国风·郑风 〔先秦〕

清人在彭,驷介旁旁。二矛重英,河上乎翱翔。
清人在消,驷介麃麃。二矛重乔,河上乎逍遥。
清人在轴,驷介陶陶。左旋右抽,中军作好。

夕照

欧阳修欧阳修 〔宋代〕

夕照留歌扇,余辉上桂丛。
霞光晴散锦,雨气晚成虹。
燕下翻池草,乌惊傍井桐。
无憀照湘水,丹色映秋风。
赏析 注释 译文

春日

苏曼殊苏曼殊 〔近现代〕

好花零落雨绵绵,辜负韶光二月天。
知否玉楼春梦醒,有人愁煞柳如烟。
© 2023 爱古诗词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