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文
年纪老大又逢春天,春天啊,不要嘲笑我已年老,因为青春的容颜不会像春天一样,总是重返人间。
由于身体多病,我早已无心醉饮,然而,那些不能排解忧愁的花儿,却随意开得鲜艳。
厌倦了漫游,任青草长满荒芜的小径,空寂庭院懒得清扫,由它青苔生遍。
只有和你相见谈笑能令我常觉欣慰,我等待你乘车从大路来到我面前。
注释
邵尧夫:邵雍(1011-1077年),北宋理学家,字尧夫,宋仁宗皇祐元年(1049年)定居洛阳,以教授生徒为业。
咍(hāi):嗤笑。
朱颜:容颜。
解愁:排解忧愁或愁闷。
从:任从、任随。
碧草:青草。
懒扫:一作“慵扫”。
“坐待”句:谓等待邵雍乘车前来,司马光《邵尧夫许来石阁久待不至》诗云“林间高阁望已久,花外小车犹未来”,《宋史》邵雍本传说他“出则乘小车,一人挽之,惟意所适。士大夫家识其车音,争相迎候”。陌,路。▲
这首诗写出了作者闲居生活中百无聊赖的心境。首联点题,表面上写春天充满希望和朝气,实则饱含心酸无奈;颔联写诗人的身心状况;颈联写诗人的生活状态;尾联写了诗人和邵雍的友谊。这首诗语言平实,清切有味。
首联点题,冬去春来,万物复苏,春天充满希望、朝气。然而,在诗人生活的暮年,春天的到来却带来了一种复杂的情感。尽管春天的到来带来了喜悦,但这种喜悦却无法掩盖诗人对于人生迟暮的伤感。岁月的痕迹在脸上刻下了深深的印记,这使得诗人深感自己无法像冬去春来一样返老还童。因此,诗人希望春天能够理解他的感受,不要对他的伤感感到奇怪或不满。在这看似幽默的语句中,实际上蕴含了诗人深深的辛酸和无奈。
颔联进一步揭示了诗人的内心世界。诗人因身体多病而无法沉醉于酒中,这让他感到自己已经无法像过去那样享受生活的乐趣。而花朵的盛开,对于诗人来说并不是欣喜的源泉,反而更增添了他的烦恼。他抱怨花朵随意开放,这蛮不讲理的抱怨中,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的内心正在承受着病痛和失意的双重折磨。面对明媚的春光,他无法像过去那样感受到生活的美好和快乐。
颈联描绘了诗人生活的状态,他沿着杂草丛生的小径漫步,身心疲惫。一个“倦”字道出了诗人内心的疲惫,常年在政治斗争的阴影里,他的身心都感到疲倦。在洛阳期间,他始终不能得到解脱,即使漫步于春光碧草之中,也不能让他感到放松。“空庭懒扫自苍苔”更加强调了“倦”字,因为疲惫,他懒于做事,所以庭台上才会布满苍苔。这可以看出他对这里的生活并不满意,他并没有把自己当作这里的主人,而更像是暂居此处的客人。虽然身在朝野,但他的心依然留在朝中,这也难怪他会感到郁郁寡欢。
尾联表达了诗人与邵雍的友谊。尽管他内心如此烦闷,但朋友来了他还是会谈笑风生。“坐待牵车陌上来”,诗人盼望与朋友聊天的急切心情表明了他内心深处的孤独与无依。▲
熙宁三年(1070年),司马光因与王安石政见不合,力请守郡。四年四月,改判西京御史台,来到洛阳,始与邵雍相识(见《邵氏闻见录》卷十八),并很快成了莫逆之交。在哲学思想上,二人都讲究象数之学,在政治上,都反对王安石新法,只是表现形式上不同。他们经常在一起作诗唱酬,这首诗就是其中的一首。
司马光(1019年11月17日-1086年),字君实,号迂叟,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涑水乡人,《宋史》,《辞海》等明确记载,世称涑水先生。生于河南省信阳市光山县。北宋史学家、文学家。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为人温良谦恭、刚正不阿,其人格堪称儒学教化下的典范,历来受人景仰。生平著作甚多,主要有史学巨著《资治通鉴》、《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稽古录》、《涑水记闻》、《潜虚》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