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溪清冥几千尺,玄潭喷云嘘紫石。层空飞溜泻珠玑,太古阴崖摧霹雳。
剪裁岩屏作风字,琢磨水镜成月魄。似闻松上飕飕声,一洗尘埃倾七泽。
先生每思穷禹穴,东叱天吴挂帆席。山祗水若献幽宝,赠我不啻千金璧。
玉堂金井汲寒泉,坐视青天浸虚碧。岂知来从海峤外,鸟道穿云下绝壁。
嗟我本是山中人,惭无词藻对卿客。乡人子云思奇苦,终老汉庭长执戟。
至今旧宅有墨池,何怪著书玄尚白。行当提携返敝庐,更广牢愁吊遗迹。
曹事方竣偶乘暇,果下生驹稳可跨。出城沟水细生縠,入夏山岚浓似画。
甘蕉长叶半舒卷,野蔓生花斗嫣姹。南阡三面栽小桑,时雨一宵茁新柘。
嘉禾去莠工始毕,芳草如茵软可藉。瓜花乍见黄垂檐,豆叶早看碧满架。
村童却趁农事间,牵牛放向绿阴罅。蚕麦有收望秋获,旸雨应时天所借。
有耦好伴桀溺耕,循田可返王丹驾。瓦盆新酒如肯酤,便拟穿林间茅舍。
板印书籍,唐人尚未盛为之。自冯瀛王始印五经,已后典籍皆为板本。
庆历中,有布衣毕昇,又为活板。其法:用胶泥刻字,薄如钱唇,每字为一印,火烧令坚。先设一铁板,其上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欲印,则以一铁范置铁板上,乃密布字印,满铁范为一板,持就火炀之,药稍镕,则以一平板按其面,则字平如砥。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常作二铁板,一板印刷,一板已自布字,此印者才毕,则第二板已具,更互用之,瞬息可就。每一字皆有数印,如“之”“也”等字,每字有二十余印,以备一板内有重复者。不用,则以纸帖之,每韵为一帖,木格贮之。有奇字素无备者,旋刻之,以草火烧,瞬息可成。不以木为之者,木理有疏密,沾水则高下不平,兼与药相粘,不可取;不若燔土,用讫再火令药镕,以手拂之,其印自落,殊不沾污。
昇死,其印为余群从所得,至今宝藏。(余 一作: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