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诗词
推荐
诗文
名句
作者
古籍
最怜清净金仙地,返作豪门放牧场。
出自明代
真可
的《
游云居怀古
》
千尺盘桓到上方,云居萧索实堪伤。
赵州关外秋风冷,佛印桥头夜月凉。
唐宋碑题文字古,苏黄翰墨藓苔苍。
最怜清净金仙地,返作豪门放牧场。
完善
注释
千尺:云居山真如寺海拔在八百米以上,此为概数。盘桓:此处意为盘旋,指山路曲折盘旋。萧索:指景物凄凉,令人生寂寞、抑郁之感。
赵州关:为云居山上入真如寺之隘口。唐时赵州从谂和尚专程登云居山拜访道膺禅师。下山时,道膺送从谂至此而告别。当时即建一石坊为纪念,道膺禅师即名之为“赵州关”。石坊历经毁建,公元1956年虚云老和尚曾主持重建,毁于“文化大革命”。现赵州关建筑乃1985年,方丈一诚大和尚主持重建。佛印桥:云居山真如禅寺前一座古石桥。横跨于碧溪之上,正对真如寺山门。相传为宋僧佛印了元禅师所建。公元1956年由虚云老和尚主持疏浚明月湖与碧、改二溪时,曾进行修复加固。
碑题:指历代文人名士记叙或描写云居山的诗文刻碑。如宋晏殊《云居山重修真如禅院碑记》、宋张大猷《云居开山缘起记》、明张位《重修云居寺记》等。翰墨:诗文书画之类的笔墨。此处指苏东坡、黄山谷等人题的诗。
金仙地:指佛寺。因祗园精舍地布金而得名。返:反而。豪门:权势盛大的家族。 ▲
▲
展开阅读全文 ∨
简析
云居即云居山,上有真如禅寺,为始建于唐的著名古刹,今全国重点佛寺。详见宗振《书云居寺壁》之说明。大约明神宗万历二十年(公元1592年)前后,可公上云居山瞻礼。见其荒凉败落,僧人寥寥,不由得大为感慨。乃鼓励北京万佛堂住持诸缘洪断禅师转驻云居山,以期兴复。洪断禅师果赴云居,率众披荆斩棘,重建殿宇,云居山真如寺得以中兴。可公在云居山留止多日,对山上古迹遗址皆一一踏勘,并一一题咏,留有许多优美的诗篇。如描述云居山古迹的绝句《无心杏》、《讲经台》、《石鼓》等,皆抒情绘景,说理谈禅,字字珠玑,句句锦绣,今已收入《云居山新志》。这首七律乃可公登云居第一天所作,寄寓了深深的感慨。洪断禅师正是细读了这首诗,复与可公捆谈之后,方下决心南来江西兴复云居山古寺的,可见此诗的感人力量。 ▲
▲
展开阅读全文 ∨
真可
真可(1543~1603),明末僧人。字达观,晚号紫柏大师。门人尊他为紫柏尊者,是明末四大师之一。俗姓沈。吴江(今属江苏)人。
猜您喜欢
寸阴无停晷,尺波岂徒旋。
——
陆机《长歌行》
遍胪欢,腾天歌。
——
刘彻《华晔晔》
春酒甘如醴,秋醴清如华。
——
佚名《乐府歌》
玉辇端门,红旗夜市,凭君休说。
——
张孝祥《柳梢青·元宵何高士说京师旧事》
愈今者,实有类于是,是以忘其疏愚之罪,而有是说焉。
——
韩愈《应科目时与人书》
蝉鸣空桑林,八月萧关道。
——
王昌龄《塞下曲四首》
骏马似风飙,鸣鞭出渭桥。
——
李白《塞下曲六首》
红线毯,博山炉,香风暗触流苏。
——
欧阳炯《更漏子·三十六宫秋夜水》
长去本根逝,夙夜无休闲。
——
曹植《吁嗟篇》
愿为罗衾帱,在上卫风霜。
——
张衡《同声歌》
落日清江里,荆歌艳楚腰。
——
刘方平《采莲曲》
不惜西津交佩解,还羞北海雁书迟。
——
王勃《采莲曲》
阳阿奏奇舞,京洛出名讴。
——
曹植《箜篌引》
宁羞白发照清水,逢时壮气思经纶。
——
李白《梁甫吟》
履信多愆期,思顺焉足凭。
——
陆机《梁甫吟》
草木虽无情,因依尚可生。
——
李白《树中草》
不见眼中人,天长音信断。
——
李白《大堤曲》
绿条映素手,采桑向城隅。
——
李白《陌上桑》
高帝子孙尽隆准,龙种自与常人殊。
——
杜甫《哀王孙》
一阵风雷惊世界,满街红绿走旌旗。
——
毛泽东《七律·有所思》
推荐句子
© 2023
爱古诗词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